【能效与电力需求侧管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费现状及节能效果评价
编者按:随着“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实施,节能优先的理念已被社会各界普遍接受,未来能效提升 与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将在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专栏将围绕能效与电力需求侧管理发展关键问题、政策导向、国际经验等内容,结合相关成果和研究思考与读者进行交流分享。
文章导读:交通运输作为工业和生活之外的第三大终端用能领域,能源消费量占全社会终端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不断提高。而交通运输系统非常庞大,涵盖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以及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且每种运输方式拥有多种类型的交通工具,燃油类型及能耗差异较大。因此,针对交通运输行业进行能耗情况及节能路径分析,对促进交通运输行业节能降耗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国网能源院自2009年以来每年定期发布的《中国节能节电分析报告》中交通运输行业内容进行整理完成。旨在为行业研究者提供相关参考。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费
现状及节能效果评价
执笔人:王成洁
国网能源院
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
交通运输作为工业和生活之外的第三大终端用能领域,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其能源消费量占全社会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日益增加。而交通运输系统庞大,涵盖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以及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且各种运输方式又拥有多种类型的交通工具,在燃油类型、能耗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每种运输方式在遵循整个交通领域节能减排路径及措施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用能种类、用能结构及用能特征的不同,采取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节能减排措施,对促进交通领域节能降耗意义重大。
1
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费现状
(1)整体能源消费情况
在我国现行的统计体系中,交通运输业仅包括从事社会运营的交通运输企业或运营工具,相应的能源消费统计量也只包括其运输工具的燃料消耗,一些非交通行业的道路或水运交通工具以及大量的社会非运营交通工具的燃油消耗没有纳入交通行业的能源消费统计中。本文按照全口径对交通运输系统能源消耗量进行重新调整测算。
整体来看,随着交通运输能力的持续增强和交通运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5~2017年, 我国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里程分别增加68.4%、42.7%、3.3%、和274.3%,客运周转量分别增加122.0%、5.1%、14.3%和365.2%,货运周转量分别增加30.1%、668.1%、98.5%和208.6%,交通运输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在此拉动下,2005-2016年,我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费量由2005年的19683万tce增长至2016年的43764万tce,增长高达122.3%,年均增速为7.5%。其中,2010年较2005年增长47.0%,“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8.0%;2015较2010年增长46.1%,“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7.9%。整体来看,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费量增速长期处于较快发展水平,且占终端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不断提高。
图1 “十一五”以来我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费情况
(2)重点用能环节
我国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系统主要有公路、水路、航空和铁路运输以及管道运输五种方式,由于管道运输体量较小,且能源消费特征不同于另外四种方式,因此不包括在本次研究范围内。这四种交通运输方式所消耗的燃料类型各有不同。其中,公路运输交通工具主要以民用车、私家车、营运车辆等道路汽车为主,主要消耗能源为汽油和柴油,以及少量的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电能;水路运输交通工具主要以船舶为主,主要消耗能源为柴油;铁路运输交通工具目前主要包括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主要消耗能源为柴油和电力;航空运输交通工具为飞机,主要消耗能源为航空煤油。
总体来看,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用能产品包括成品油、天然气、电力等。其中,成品油消耗占比达95%以上,柴油和汽油消费量合计占比达75%以上,为交通运输行业的重点用能品种,燃料油、煤油消耗相对较少。但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能源消费情况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随着汽车规模的不断扩大及最近几年来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汽油占比经历了先升后降,由2005年的33.5%上升至2015年的39.0%再下降至2016年的34.6%;随着环境压力下对柴油车的管控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柴油占比整体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48.3%下降至2016年的41.7%;随着飞机运输量的逐年提升,煤油占比持续提升,由2005年的5.5%上升至9.5%;在电气化铁路及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拉动下,电能占比不断上升,由2005年的2.2%上升至2016年的3.5%;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占比整体平稳。
图2 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分品种能源消费结构
2
运输行业节能政策及措施
(1)节能政策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节能政策先后经历了概念及政策摸索、目标明确及系统推进等阶段。自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交通运输部先后制定、实施了《交通行业节能管理实施条理》、《节能奖励办法》、《交通行业节能技术政策大纲》等系列规章制度;“十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工作正式走上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尤其是2004年,中国发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作为第一个有关节能的中长期规划,将交通运输列为节能的重点领域;“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行业提出了2010和2020年营运货车单位运输能耗较2005年分别下降5%和16%、营运船舶单位运输量能耗分别下降10%和20%、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分别下降5%和10%的节能减排目标,交通运输行业节能进入目标明确及发力阶段;“十二五”时,是交通运输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指导意见》、《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系统的低碳交通运输类政策陆续出台,交通运输行业节能进入系统性推进阶段。
(2)重点节能措施
近年来,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根据自身用能种类、用能结构及用能特征的不同,采取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节能减排措施,主要涉及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及管理节能等方面。其中,公路节能措施主要包括提高机动车燃料效率、优化车辆运力结构、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推进车用替代能源应用、加强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智能信息化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等方面;铁路节能措施主要包括推广电气化铁路,构建节能型铁路运输结构、在铁路站点沿线推广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加大节能技术及节能产品推广应用力度、加强铁路运输管理节能等;水运节能措施主要包括推广港口岸电、提升航道等级、优化船队结构、研发节能船型及节能技术、开展船舶智能化管理及能耗实时监测;民用航空节能措施主要包括实施机场廊桥岸电技术、在机场推广光伏等非化石能源应用、推广应用桥载设备替代飞机APU、航空发动机减重技术、提高飞机运输效率及优化调度航线等。
3
交通运输行业能耗变化趋势及节能成效
交通运输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耗能领域,节能减排潜力较大,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各类汽车平均每百吨公里油耗比发达国家高20%以上,其中卡车运输高出近50%,而内河船舶每百吨公里油耗比发达国家高20%以上,这表明,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潜力较大。“十一五”以来,在国家政策、技术、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推动下,我国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
(1)不同运输方式能耗变化趋势
公路、铁路、水运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整体呈下降态势,民航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维持高位。公路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持续下降,由2005年的750 kgce/(万t•km)下降至2017年的406 kgce/(万t•km),年均降速为5.0%,其中2011年下降迅速,之后呈现平稳下降态势;铁路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除2015和2016年呈现小幅回升外整体呈现稳步下降态势,由2005年的64.8 kgce/(万t•km)下降至2017年的43.3 kgce/(万t•km),年均降速为3.3%;水运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变化趋势与公路接近,整体呈现持续下降态势,由2005年的84.1 kgce/(万t•km)下降至2017年的35.7 kgce/(万t•km),年均降速为6.9%其中,2011年下降迅速,之后趋于平稳;民航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维持高位,由2005年的4945kgce/(万t•km)跌宕上升至2017年的5134 kgce/(万t•km),年均增速为0.3%。
民航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
由于周转量分为客运周转量和货运周转量两种,因此综合周转量(换算周转量)是将客运周转量换算为货运周转量后,再与货运周转量叠加计算获得。整体来看,我国公路、铁路、水运、民航四种运输方式换算周转量均呈现不同程度增长。公路换算周转量呈现跌宕上升态势,在2014和2015年下降后再次上升,由2010年的44892亿t•km增至2017年的67749亿t•km,年均增长6.1%;铁路换算周转量增长缓慢,由2010年的36406亿t•km增至2017年的40419亿t•km,年均增长1.5%;水运换算周转量保持持续较快增长,由2010年的68452亿t•km增至2017年的98689亿t•km,年均增长5.3%;民航换算周转量整体较小但增长迅速,由2010年的470亿t•km增至2017年的1083亿t•km,年均增长12.7%。
民航换算周转量
(2)交通运输行业节能成效
公路是重点节能领域,铁路、水运节能潜力相对较小,民航节能完成情况较差。“十一五”以来,公路为重点节能领域,“十一五”完成节能量合计1683万tce, “十二五”完成节能量合计5726万tce;铁路和水运节能量完成情况相近,“十一五”分别完成节能量561万tce和404万tce,“十二五”分别完成节能量104万tce和1015万tce;民航节能量完成情况不容乐观,个别年份甚至出现能耗上升情况,“十一五”完成节能量合计263万tce, “十二五”完成节能量合计-99万tce。整体来看,交通领域“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节能量合计2911万tce, “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节能量合计6746万tce。
4
结论建议
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费量增速长期处于较快发展水平,且占终端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不断提高,加强交通运输领域节能降耗对国家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及大气污染治理将发挥积极作用。
(1) 针对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开展差异化节能措施。
公路、铁路、水运、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在遵循整个交通领域节能减排路径及措施的情况下,需根据自身用能种类、用能结构及用能特征的不同,采取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节能减排技术,确保节能取得实效。
(2)推进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类政策的出台。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政策,制定更为细化的节能减排目标,推行更为更富的经济类激励政策以及更为严格的环保类政策,加强节能类新技术研发,加大行政监管力度。
(3)优化交通运输领域运输结构。
运输结构调整带来的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建议运输结构向铁路和水运方向调整,减少公路运输周转量比重,实现民航运输运量、空座率、载运率和日利用率的综合提升。
专家介绍
王成洁,硕士,高级经济师,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专家研究员,国网能源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六人组成员,主要从事市场营销及服务、节能及需求侧管理、电能替代、清洁供暖、基础资源运营等领域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完成人承担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及管理咨询项目等百余项,获得能源局软科学研究成果奖、中电联电力创新奖、国家电网公司软科学成果奖、省局级科技进步奖等近40项,出版专著10余本,发表文章30余篇。
团队简介: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简称供需所)是一个具有优良历史传统的研究所,前身是国电动力经济研究中心电力市场研究所(1999年成立),2006年更名为电力供需与节能研究所,2009年更名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主要负责宏观经济、能源电力供需、电力需求侧管理、电能替代、电力营销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供需所内设宏观经济研究室、电力供需研究室、节能与营销政策研究室,专业覆盖宏观经济、能源经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经济等。共有24名员工,平均年龄33岁,其中博士18人,具有高级职称18人,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得“国家电力公司先进集体”、“国家电网公司先进集体”、“国网能源院先进集体”以及“课题攻关党员创新团队”等称号。
往期回顾
◀【宏观经济分析预测】基于AHP-DEA的电网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模型构建及应用
◀【电能替代与综合能源服务】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电能替代与综合能源服务】电能替代实施现状及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全球都在走的能源转型路:清洁低碳+电气化
◀【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新冠疫情对全球能源发展的短期冲击与中期影响
编辑:杨彪
审核:许晓艳
声明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